了解自己的內在與外在(動機)20171011
jhttp://www.chinesebiblicalcounseling.net/index.htm
khttp://www.chinesebiblicalcounseling.net/heart_motive/Welch_motive.htm
太7:15(路6:43-45)「你們要防備假先知。他們到你們這裏來,外面披著羊皮,裏面卻是殘暴的狼。16 憑著他們的果子,就可以認出他們來。荊棘上豈能摘葡萄呢?蒺藜裏豈能摘無花果呢?17 這樣,凡好樹都結好果子,惟獨壞樹結壞果子。18 好樹不能結壞果子;壞樹不能結好果子。19 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,丟在火裏。20 所以,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」。
太12:33(路6:43-45)「你們或以為樹好,果子也好;樹壞,果子也壞;因為看果子就可以知道樹。34 毒蛇的種類!你們既是惡人,怎能說出好話來呢?因為心裏所充滿的,口裏就說出來。35 善人從他心裏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;惡人從他心裏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。36 我又告訴你們,凡人所說的閒話,當審判的日子,必要句句供出來;37 因為要憑你的話定你為義,也要憑你的話定你有罪」。
人心實在複雜,被喻為冰山,水下面的部分比上面的多,和洋蔥一層一層。你可以看見他的行為,卻看不見內心真正的動機。某同事對你友善,可能他想利用你往上爬;某友人對你的訴苦沒有回應,可能他怕說錯話傷害到你。我們『怎樣做』的背後,往往是『為什麼』要這樣做的真正原因。這就是動機,這就是內心真實的狀況,而耶和華是唯獨、唯一的完全清楚知道、查看人心者(代上29:17﹔伯10:4﹔箴16:2﹔箴21:2﹔箴24:12﹔羅8:27﹔林前4:5)。
◆動機最要緊
試以沉溺一事為例,有人沉溺於杯中物(箴20:1,23:29-31﹔賽28:7-8),有人吃藥吃上癮,也有人是色情狂,又有人一天到晚吃個不停(羅13:13-14),這些人都是身不由己,可是卻甘心受綑綁,背後的動機可能是為了追求快感,可能是逃避現實,或者,至少覺得在某些事上,自己可以作主、自己可以追求快樂一些。
◆要了解自己的動機,不妨自問:
我到底要的是什麼?以下是一些典型的答案:舒適、享受、快樂、權力、權利、自由、平安、愛、名位、被尊敬、成功、意義‥‥等。
舉例說:
一個人經常遲到,遇到事時又不見蹤影,此人的動機可能渴望生活安舒、悠閒。一個主婦害怕不速之客到訪看見自己滿屋子凌亂,她的動機可能希望保持形象。一個反叛少年不聽父母的要求,深夜返家,他的動機可能是自由自主。
人的動機很複雜,一個反叛的少女內心的世界所追求的,可能是獨立;也可能只是為了討好同學被接納;亦有可能只是試試父母親有何反應。
◆全在乎「心」
聖經說人的動機源於「心」。一個人一生的果效,是由心發出(箴23:29;耶17:10;路6:43-45)。動機就是「我要、我想要」,我要什麼、什麼。人不了解自己的動機,並不等於沒有動機。
舉一個例子來說,以色列人出埃及,進迦南,雖然曾經目睹極大的神蹟;但是當探子回來報告:迦南地的確肥美,只是當地居民有如巨人般強大,我們不是他們的對手。以色列人一聽到,就絕望悲憤,抱怨摩西把他們帶出來送死,說:「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,或是死在這曠野」(民14:1-2)。他們的動機很簡單:就是要活下去!可是,更深層的動機很可能是:對上帝的沒有信心(民14:11、27)。
◆心中的偶像
聖經常在問:你的心中有或沒有偶像?例如:
你信誰?信人?或是信上帝?(耶17:5-8)
你為誰辛苦為誰忙?為了賺錢,或是為了上帝?(太6:24)
你拜什麼?拜假神?敬拜真神上帝?(王下17:35-39)
你聽誰的話?聽魔鬼的鬼話?聽上帝在聖經的話?聽自己的話(約壹3:8-10)
你為誰的榮耀而活?為了自己,還是為了上帝?(羅1:21-23)
你的財寶積聚在哪裡?在地上或是在天上?(太6:19-21)
你愛誰?愛世界抑或愛上帝?(約壹2:15-17)
幾乎在每一個匿名戒酒會(A.A.)的集會中,你都可以聽到以下這番話:「戒酒前,沒有任何事情可以隔開酒精和我。酒精是我的伴侶和最好的朋友,它對我最重要,它是我的生命,我敬拜它」。
表面上看來,酒鬼的動機不外乎追求酒醉後忘我的境界,可是事實上,還有更深層的動機。例如:他把酒精當作偶像,以為酒精可以安慰自己的心。這個問題不是酒精的問題,是他自己的心裡。酒精只不過是一種手段,讓他得到他要的東西。
以下問題有助你了解自己心裡深層的動機。請回答:
1.你在什麼情況下,覺得不值得活下去?
2.你愛什麼?追求什麼?
3.你的人生有何夢想和目標?
4.你怕什麼?擔心什麼?
5.你的安全感何在?你怎樣才有安全感?
6.是什麼事讓你覺得上帝叫你失望?
7.你因何事忿恨?因何事妒火中燒?
「我氣極了!」志偉怒不可遏。他說:「每次隔壁辦公室那傢伙走過時,總是斜眼看著我,自以為很了不起。真想殺掉他!」志偉生氣,因為他渴望被尊重;但是那個人不尊重他,因此他仇恨那個人。他要宣戰!更甚的是,他向上帝宣戰。因為他雖然知道上帝起用不同的人來煉淨我們,但是他不願意學習饒恕和愛(太6:14、15,18:21、35﹔可11:25-26﹔路6:37﹔弗4:32﹔西3:13)。
◆有什麼偶像?
我們心裡到底有什麼偶像?(讓我預先警告:答案不會受歡迎。)
驕傲:不願意有任何人、事、物凌駕在我們之上,所以老追求這個、那個,無非是藉此抬高自己,以了心願。
自主:執意一定要拿到什麼的人,這些東西就成了他的偶像。他要創造自己的世界,不願順服上帝。他想訂立自己的規條,他的主人其實就是自己。
縱慾:聖經常常把偶像和荒宴醉酒,以及其他的放縱情慾之事相提並論(林前1:15-18﹔雅3:13-16﹔加5:19-21)。貪心等於拜偶像(羅1:20-27﹔弗5:3-5)。
金錢︰馬太福音16:13 一個僕人不能事奉兩個主;不是惡這個愛那個,就是重這個輕那個。你們不能又事奉神,又事奉瑪門。
聖經卻提醒我們:「親愛的兄弟阿,你們是客旅,是寄居的。我勸你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慾,這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」(彼前2:11)。
◆從心裡改變
也許我們暗想:我可以靠耶穌基督得永生得救恩,但祂會賜福我嗎?例如祂會給我金錢、婚姻和快樂嗎?為安全計,不如自求多福,一面信耶穌,一面信靠偶像(信自己、靠人、靠方法、靠家世背景、靠金錢財富‥‥),總之不是靠上帝。於是,慾望多的人,心中就「滿天神佛」。
要除去這些偶像的方法是:
‧省察內心:一個人能否改變,是在乎他的心怎樣。我們可捫心自問:究竟我的內心深處真正想得著什麼?我信什麼?靠什麼?
如果我們心裡充滿情慾,生活淫蕩,那是因為我們心裡不相信。我們不想讓上帝看見,所以要用自己的方法來滿足自己。
假如我們心裡妒忌人,那表示我們認為人生是在乎別人所擁有的這些東西。我們把上帝看成是跑腿的,氣祂不讓我們從心所欲。當孩子們爭奪玩具,光向他們解釋誰先把玩具拿到手,並不能改變孩子。我們必須叫孩子明白,爭吵其實是來自心裡戰鬥的情慾(林前3:3﹔加5:26﹔雅4:1-5)。
‧認識上帝:只有當我們專心尋求認識上帝,我們才能改變(彼後1:3-4)。人心裡的改變卻基於認識真神,並不是靠一套計劃。省察動機自己的動機之後,你第一要知道的,是耶穌接納罪人(太12:35,15:18-19﹔路6:45)。凡來到祂面前的人,祂都不離棄。這是十字架的救恩。你不需要用苦行來贖罪,但你會附上罪的代價(西2:25)。你只需要憑著信心接受上帝的赦罪之恩。但是,這只是起步,我們每天的生活仍然需要上帝以愛來改變我們。
‧信而順服:認識上帝能改變我們,使我們產生相應的行為,跟從主耶穌,順服祂。既然祂這樣愛我們,我們也當回報祂的愛。例如:我們因為愛上帝,就願意棄絕謊言;有時候雖然不免生氣,但是卻不犯罪;我們願意原諒人;不再偷竊;親愛朋友,也愛敵人;凡事知足等(弗4:25-32;羅12:9-21;腓4:11-13)。
結語:
當然,人是那麼複雜的動物,我們不可能完全的了解別人和自己。可是,大多的時候你不必做自我心理分析,你只需說:「上帝阿,求祢鑒察我!」(伯7:8-9﹔詩17:3,139:23﹔箴15:3,20:27﹔耶17:4﹔羅8:27)漸漸的你就能夠明白多一點,累積多一點,明白更多一點,感恩多一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