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06《靈命的初階》,第二講〈嘴裏承認耶穌為主〉20210815(日)
參考資料來源:http://www.churchinmarlboro.org/Biblestudy/Topics/87Life/87BT06.htm
宣召:羅10:9~10節:『9 你若嘴裏認耶穌為主,心裏信上帝叫他從死裏復活,就必定會得救。10因為人的心裏相信,就可以被稱義;嘴裏承認,就可以被得救』
經文:太10:32~33節:『32凡若在人的面前認、承認、認同我的,我在我天頂的父的面前也必定認、承認、認同他。33主又講:『凡若在人的面前不認、承認、認同我的,我在我天頂的父的面前也必定不認、承認、認同他』。
各位兄姊大家平,今日要講的題目是《靈命的初階》,第二講〈嘴裏承認耶穌為主〉。
【1.嘴裏承認的緊要】
一個人信了主,必須嘴裏承認耶穌為主。因為:
(一)初信之時若不開嘴,將來就更ka不容易開嘴了:
一個人一信主,就應當在人的面前勇敢承認主。人在年紀還很小的時候不會講爸爸、媽媽,恐怕一世人都不會講吧,因為他可能是一個啞巴 é-kháu 。照樣,如果初信的人不在信主之後立刻 sûi-sî或者ah-sī不敢在人的面前承認主,恐怕要終身成為啞吧é-kháu 。
承認主是在初信的時候就開始的。一信主就開始的,以後承認的路就打通了。所以人一信主,就得盡力去向人講到主。即使 chek-sú覺得 kám-kak不容易講,不喜歡 m̄-ài在人的面前講,也得講。向人講到主、傳福音時不要怕,『只要信,不要怕』(可5:36;路8:50)。咱們講到主耶穌時是為著主在做見證,這時聖靈會幫助咱們,要記得『成功的見證,就是藉著聖靈的大能,單單 tan-tan、僅僅、 ko͘-ko͘、唯獨 to̍k-to̍k的傳講基督,並且將結果交託予上帝』,人要信主不要信主,不是咱們的責任,但是開嘴傳講福音、見證主,卻是每一個基督徒的責任。
(二)嘴裏承認與得救的關係:
羅10:9~10節:『9 你若嘴裏承認耶穌為主,心裏信上帝叫他從死裏復活,就必定得救。10因為人心裏相信,就可以稱義;嘴裏承認,就可以得救』。這是『唯獨因信稱義』的真理,人因為心裏相信而被稱義,這是在上帝的面前的事情;因為嘴裏承認而能夠得救,這是講到在人的面前的問題。你如果真正在信主,你在上帝的面前就能夠稱義。可是你心裏相信了,嘴裏卻不講,別人就還是 ia̍h-sī將你當作是不信的人,他們沒有看見你和他們有甚麼分別。所以在聖經中很著重的對咱們講,心裏相信還不夠,還必須嘴裏承認,必須用嘴講出來。
所以,初信的人總是得要尋找 cháu-chhōe機會向人承認主,承認自己是基督徒。你必須在接觸到的人之中 chi-tiong,不管是誰,總是一有機會,就對他們講:『我信了主耶穌』、『我是基督徒』、『我的職業是牧師』,越勇敢、越快開嘴承認主耶穌越好。你一開嘴,你就得救了──你就從不信主的人之中chi-tiong被得救出來了。
基督徒就是怕不敢講:『自己是基督徒』。有的人信主,起初是猶豫 tiû-tû不決 iû-ū-put-koat 、搖晃 iô-choah 不定的,但是等到勇敢、壯膽(徒28:15[i];林後11:21[ii];來10:35[iii])站起來講時:『我信了耶穌、我是基督徒』,就決定了,就牢靠 khó-khò、tēng-tauh了。
(三)承認了,就省去麻煩:
你心裏相信,嘴裏承認之後,就會得到很大的益處。這是一個能夠使你省去將來許多 chiâⁿ-chē的麻煩的益處。你如果不開嘴承認,別人總是看你是和他們是一樣的人,結果,他們一有犯罪的事,就要來拉著你,一起去犯罪。譬如去放蕩 hòng-tōng、去嫖賭飲 phiâu-tó͘-ím,雖然你心裏覺得你是一個基督徒,不好和他們混在一起 lām-chò-hóe,你就想出理由來推辭 the-sak、thui-sû。你一次、兩次想辦法去拒絕 kī-cho̍at、 kū-cho̍at,但是事情總是不能夠過去。
您只好暗暗的在那裏作基督徒,那一個難處、那一個試探,比明顯的作基督徒不知道要加上多少倍。你信主的牌子、你是基督徒的牌子一挂出來,你就省去了許多麻煩。人情的捆綁,人際關係的綑綁,已往關係的捆綁,就得以脫離thoat-lī了。
(四)不承認主,良心有控告:
一個人如果不開嘴承認主,還有一個很大的困難。這一個困難,是當主在地上時,許多相信主的人所經歷過的。
主耶穌在猶太人中是被拒絕 kī-cho̍at、 kū-cho̍at的。約翰福音第九章,猶太人定規了,誰承認耶穌是彌賽亞Mî-sài-a,就將誰趕出會堂。約翰福音第十二章裏有許多猶太人的官長 koaⁿ-tiúⁿ,偷偷的 thau-thau-á相信了耶穌是主,只因為怕人將他們趕出會堂,就不敢承認耶穌是彌賽亞Mî-sài-a。猶太人的會堂,是反對主耶穌的地方。他們在那裏商量,設下計謀 kè-bô͘ 、圈套 khôan-thò,要作孔chò-khang陷害hām-hāi主耶穌。一個真正相信主耶穌的人,他坐在會堂裏,他的心裏一定是不舒服 bô-sóng-khòai的。
猶太人的會堂的情形,就是代表了世人反對主的情形。人對於主耶穌,總是在那裏非難。如果你是假信,那就不要緊bô-iàu-kín 、無所謂bô-só͘-ūi;如果你是真正在信主,又要假冒講,你與反對主的人是表同情的,那麼你裏面的良心必定有(提前1:19[iv];彼前2:19[v];彼前3:16[vi])。裝假是痛苦的事;不敢承認主是一件最痛苦的事。
引一個比喻來講:如果你聽見有人在那裏惡意毀謗你的父母,講你的父母是怎樣怎樣的人,你還能夠裝作和他們表同情嗎?請問你這一個人是甚麼人?何況咱們的主捨了命,拯救了咱們,為著咱們所敬拜的、咱們所服事的主,你能夠不講一句話麼?如果是這樣,咱們這一個人就沒有多大的用處。
【2.需要糾正 kiú-chèng的錯誤】
有一些初信的人,心裏有以下錯誤 m̄-tio̍h的觀念:
(一)以好的行為代替嘴裏承認:
有的初信的人,受了遺傳 ûi-thôan的教訓 kà-sī,常常有一個錯誤 m̄-tio̍h的想法,以為 lia̍h-chò講:我這一個人應當有好行為,這是要緊的;嘴裏承認不承認不要緊。這種錯誤m̄-tio̍h的想法,咱們應當糾正 kiú-chèng過來。咱們不是講行為不必改變。如果行為不改變,僅僅 tan-tan嘴裏講,當然沒路用。但是行為改變了,嘴裏不講也是沒路用。一個人行為上的改變,絕對不能夠完全代替嘴裏的承認。
咱們若嘴裏不講,別人對於咱們會用哲學的理論、人本主義的心理學、完全不相信上帝的心理學來解釋咱們的行為。他們的各種的講法都講了,就是摸不著主耶穌。所以,咱們應當對他們講,咱們的行為的改變到底是甚麼原因。好的行為見證是應當有的,嘴裏承認主耶穌也更加是應當有的。
凡若認為只要行為好而不用嘴裏承認主的,乃是留下機會叫他以後的行為若不好、犯了過犯,就能夠逃避別人的責備。雅 2:14『 我的兄弟啊,若是有人講,自己有信心,卻沒有行為,有甚麼益處 ek-chhù呢?這樣的信心能夠救他嗎?雅 2:17 這樣,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。雅 2:18 必定有人講:「你有信心,我有行為;你將你沒有行為的信心指予我看,我便藉著我的行為,將我的信心指予你看。」雅 2:20 虛浮 phû-chhèng、phû-phiò的人哪,你願意知道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嗎?』
(二)怕基督徒作不到底:
你若怕行為不行,怕跌倒 po̍ah-tó,就會不敢嘴裏承認主,咱們有把握 pá-ak的講,你必定會跌倒。咱們若先將後門堵住 tó͘-chū,以後當考驗來的時、試煉來的時、試探來的時,想要退後跌倒 po̍ah-tó,也是不容易的,因為主上帝會保守咱們。這樣,咱們往前進步的機會,要比往後退步的機會顯得多很多(約 17:15[vii];約一 5:18[viii])。
起頭的時候不開嘴,這一個嘴就不容易開。你如果想要等到行為好了纔開嘴,開嘴的機會就沒有,行為好的機會也沒有了,兩個都不行。
上帝不只是拯救咱們的上帝,也是保守咱們的上帝。上帝愛你到一個地步,肯捨棄祂的獨生兒子拯救你回來。祂如果不保守你,就不會付出這麼大的代價。保守你,是上帝的旨意。請你不要自己掛慮,讓上帝來負責就好了。你將你自己交託予上帝,上帝知道你這一個人需要扶持、安慰和保守。咱們有把握講,上帝必定要保守人的得救,因為咱的真正得救,是一次的得救永遠的得救;因為有保守,救贖纔有意義。
約 17:15 『我不求你叫他們離開世界,只求祢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(或譯:脫離罪惡)』;腓 4:7『上帝所賜、出人意外的平安必然在基督耶穌裏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』;提後4:18 『主必救我脫離諸般的凶惡,也必救我進祂的天國。願榮耀歸予祂,直到永永遠遠。阿們』。
(三)怕人:
有的人不敢承認主,乃是因為怕人,沒有膽量開嘴。有許多人本來很樂意站起來承認主,可是他將別人的面孔 bīn-chhiuⁿ看一看khòaⁿ-māi-leh,就覺得不大好講,甚至就不敢講了。這樣的人要聽上帝的話:(箴29:25)『懼怕 khū-phà人的,陷入網羅 bāng-lô;惟有倚靠耶和華的,必定得到安穩 an-ún、 chāi-ún』。
你若怕 káⁿ,你就落入網羅bāng-lô裏。你的那一個怕káⁿ,就是你的網羅bāng-lô。你將怕人的心放在那裏,就造成了一個網羅。這個網羅,就是你自己的怕káⁿ所造出來的。其實,你所怕káⁿ的那一個人,也許他很喜歡聽也很難講;即使 chek-sú他不喜歡聽,也不一定像你所想的那樣可怕。
請記得,你在那裏怕人,也許人也在那裏怕你。咱們跟從上帝的人,不應當作一個怕人的人。存著怕人的心,就不能夠作一個好的、勇敢的倚靠上帝的基督徒。主所留予咱們的是平安,所以不要膽怯 lún-neh、不要 tám-tám,聖靈所賜予咱們的心是勇敢的心,不是膽怯 lún-neh、 tám-tám的心,是剛強 kong-kiông、仁愛、謹守kín-siú的心(約 14:27[ix] ;提後 1:7[x])。
(四)怕羞kiàn-siàu:
還有人是因為怕羞kiàn-siàu。他覺得作基督徒有羞恥kiàn-siàu。在不信的人的面前,你講你是作甚麼的,都不會覺得羞恥kiàn-siàu;但是你講你是基督徒,別人就要覺得你沒有多大的用處,因此難免有羞恥kiàn-siàu的感覺。
我的媽媽過世時,我的兩位阿舅、兩位阿姨、一位表兄來看我們,我們的表兄知道我與郭牧師是基督徒,就講『您們兩個人,實在是很傻的』,認為我們做基督徒、做傳道者是很傻的事情,這個時候我們所想的不是怕羞kiàn-siàu,是他們這些沒信主、沒得救的人才是很傻。
基督徒必須將這種的感覺打破。要知道:(1)咱們今日為著主在人的面前所受的羞辱 pō-lio̍k,遠遠趕不上主在十字架上為著咱們所受的羞辱 pō-lio̍k。所以,就是有羞辱 pō-lio̍k,也應該連一點點兒也不希奇。咱們應該知道咱我是屬於主的,與完全不屬於主的不信者,是大大完全不同的(林後6:14-18[xi])。
(2)有一首詩歌詞 koa-sû講得好:「因你害羞 pháiⁿ-sì!同時旭 hiok-ji̍t朝時也可以面紅不認太陽!是祢放射神聖光照,照明我的如夜的天良。」主恩待了你、拯救了你,而你竟以承認祂為羞恥kiàn-siàu,那就是所有的恩典都是可羞恥kiàn-siàu的了。
事實上應當覺得羞恥的,是荒宴、群飲、醉酒、放蕩無度、行事暗昧、惡欲、犯罪作惡、行邪淫、拜偶像(弗 5:18 ;彼前 4:3 )。我們承認主的人,是可榮耀的、可喜樂的!人將羞恥kiàn-siàu的觀念加在咱們的身上,是完全不對的。
按照人來看,彼得生平是好漢,是門徒中的領袖;但是有一天,別人只講一句:『這個人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穌一夥的』。他就起誓否認了。這真是不像樣子。彼得的不敢承認,是最羞恥的(太廿六69~75)。
一切沒有膽量開嘴的人,都是羞恥的人。真的榮耀的人,即使燒在火裏,浸在水裏,也要承認講:「我是拿撒勒人耶穌的人!」這是全世界最榮耀的事。最羞恥的,就是以承認主為羞恥的人。這樣的人,自己看輕自己,自己將自己所有的,當作可恥kiàn-siàu的,這是最可恥kiàn-siàu的。
所以,羞恥kiàn-siàu是不應該的。所有學習跟從主的人,都應當學習勇敢的在人的面前承認主。如果光明、聖潔、屬靈、跟從主是羞恥kiàn-siàu的,而且黑暗、犯罪、屬肉體、跟從人是榮耀的;那麼咱們寧可揀選羞恥,咱們寧可與基督一同受羞辱 pō-lio̍k;
像摩西一樣,勝於在人中間得著榮耀,(來11:24-29):『來11:24 摩西因著信,長大了就不肯稱為法老女兒的子。25 他寧可和上帝的百姓同受苦害,也不願意暫時享受罪中之樂。26 他看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財物更ka寶貴,因為他想望所要得到的賞賜。27 他因著信,就離開埃及,不怕王怒;因為他恆心 hêng-sim忍耐,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。28 他因著信,就守(或譯:立)逾越節,行灑血的禮,免得那滅長子的臨近以色列人』。
約翰福音第十二章那些官長為甚麼不敢承認主?因為他們貪求人的榮耀,超過上帝的榮耀。許多人不敢承認主,是因為他們兩個都欲要:欲要基督,也欲要會堂。你必須看見,你如果要學習服事主,就得在主和會堂中間挑選一個。不然的話,你永遠不能作一個好的基督徒。你總得在主和人中間選出一條路來。一個絕對揀選主的人,就不怕從會堂裏被趕出來。
如果當初彼得、保羅、馬丁路德、達秘、奧古斯丁等人信了主,都是一聲不響;如果教會裏的人,也都是一聲不響;固然沒有了逼迫ngē-piak-piak、麻煩,但是今日在地上就沒有教會了!教會有一個特點,就是敢相信主;教會還又有一個特點,就是敢『承認』是相信主的。得救,不只是你相信主耶穌;得救,是你相信了,並且:承認你是相信主的。這一個承認是要緊的。聖經的話講得夠清楚:心裏相信就稱義,嘴裏承認就得救。基督教就是這一個心裏的相信和嘴裏的承認。
【3.承認主和主的承認】
(太10:32-33):『32凡若在人的面前承認我的,我在我天上的父的面前也必定承認他』。今日咱們承認主,將來主也要承認咱們。主又講:『33凡若在人的面前不承認我的,我在我天上的父的面前也必不承認他』。
你不過是在人的面前承認你所信的這一位是千萬人中的第一人,講祂真正是上帝獨生子。主卻是在天父的面前承認你。這一個差別有多麼大!今日咱們如果覺得在人的面前承認永生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有困難,那麼到了有一天,當咱們的主又再回來的時候,祂在父的面前,也要覺得困難。這是何等嚴肅 giâm-siok的一件事。
事實上,咱們今日承認祂,比起祂的那一個承認咱們來,一點兒都不ka難;祂的承認咱們,倒是困難的事,因為咱們是浪子回家(路15:11-32[xii]),咱們並沒有甚麼好。既然祂將來肯承認咱們,那就咱們今日在人的面前也要好好的承認祂。千萬不要暗暗的作一個基督徒!
[xi] 永生神的殿
林後6:14 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,不要同負一軛。義和不義有甚麼相交呢?光明和黑暗有甚麼相通呢?15 基督和彼列(彼列就是撒但的別名)有甚麼相和呢?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甚麼相干呢?16 神的殿和偶像有甚麼相同呢?因為我們是永生神的殿,就如 神曾說: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,在他們中間來往;我要作他們的神;他們要作我的子民。17 又說: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,與他們分別;不要沾不潔淨的物,我就收納你們。18 我要作你們的父;你們要作我的兒女。這是全能的主說的。
[xii] 浪子的比喻
15:11 耶穌又說:「一個人有兩個兒子。12 小兒子對父親說:『父親,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。』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。13 過了不多幾日,小兒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,往遠方去了。在那裏任意放蕩,浪費資財。14 既耗盡了一切所有的,又遇著那地方大遭饑荒,就窮苦起來。15 於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個人;那人打發他到田裏去放豬。16 他恨不得拿豬所吃的豆莢充飢,也沒有人給他。17 他醒悟過來,就說:『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,口糧有餘,我倒在這裏餓死嗎?18 我要起來,到我父親那裏去,向他說:父親!我得罪了天,又得罪了你;19 從今以後,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,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!』20 於是起來,往他父親那裏去。相離還遠,他父親看見,就動了慈心,跑去抱著他的頸項,連連與他親嘴。21 兒子說:『父親!我得罪了天,又得罪了你;從今以後,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。』22 父親卻吩咐僕人說:『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穿;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;把鞋穿在他腳上;23 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,我們可以吃喝快樂;24 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,失而又得的。』他們就快樂起來。25 那時,大兒子正在田裏。他回來,離家不遠,聽見作樂跳舞的聲音,26 便叫過一個僕人來,問是甚麼事。27 僕人說:『你兄弟來了;你父親因為得他無災無病地回來,把肥牛犢宰了。』28 大兒子卻生氣,不肯進去;他父親就出來勸他。29 他對父親說:『我服事你這多年,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,你並沒有給我一隻山羊羔,叫我和朋友一同快樂。30 但你這個兒子和娼妓吞盡了你的產業,他一來了,你倒為他宰了肥牛犢。』31 父親對他說:『兒啊!你常和我同在,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;32 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、失而又得的,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。』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