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比喻解釋『消極的預定』----水庫開門20170620
http://blog.roodo.com/yml/archives/59296865.html
許多人對上帝的『消極預定』不易理解。因為,『消極預定』,依然是預定。既然是預定,就表示是上帝決定。這是什麼意思呢?
就是說罪惡一樣是上帝的預定,但是上帝卻不是罪的創始者。
上帝的主權行使,可嘗試分成二大類四種模式(請背起來吧?否則聖經很多地方不易弄懂的!):
一﹑積極的預定
1.計畫----上帝計畫耶穌基督的救贖大功(弗1:7;西1:14)
2.引導----上帝引導亞伯拉罕去迦南地(創12:1-9)。
二﹑消極的預定
3.許可----上帝許可麻雀掉落(太10:29-31;路12:6-7)。
4.任憑----上帝任憑法老的心剛硬(出4:21,7:3、13、22,8:19,9:12、35,10:20、27,11:10,14:4、8、17)。
以『罪』而言,我們都知道,上帝絕對無罪,上帝也不是罪的創始者、發動者(太19:17;可10:18;路18:19)。
但是我們也同時知道,上帝掌管宇宙萬事萬物,連罪也在祂掌管之下。這時,問題就來了----?那麼,聖經很多地方,也都說『人犯罪是上帝預定的』,好比說:
上帝『使』法老的心剛硬(出4:21,7:3、13、22,8:19,9:12、35,10:20、27,11:10,14:4、8、17)。
好比說:
猶大賣主是被預定的,『人子固然要照所預定的去世,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』(路22:22)。
怎麼辦?
怎麼解通這兩個問題?----
1.上帝不是罪的發動者
2.上帝掌管罪
這時,我們就要了解『消極的預定』的觀念。
確實是上帝『使』法老的心剛硬,確實是上帝『預定』猶大賣主,的的確確是上帝預定這些罪惡,但是,上帝對於惡的運作的方式,卻與那種『積極的預定』的運作方式不同!(太26:14-16,20-22;可14:10-11,18-21;路22:3-13,21-23;約13:21-30)
上帝對於惡,是採取『消極的預定』(許可、任憑)而非『積極的預定』(計畫、引導)。
如何理解消極預定?
我用一個類比來講解-------水庫開門。
這種類比未必絕對的正確與精準,但是大家可以體會一下。我們都知道,水庫上面裝了很多水。『水的本性』,本來就會想要『自動往下流』,只是被水庫的『閘門擋住』而已。水庫的閘門一旦打開,水就會自動往下流。
不用出力叫水流,不是「水不想流,是踢它、逼它、用力拖它它才流」,而是----沒有阻擋,水就自動照著其本性流下來。水最終有沒有流下來,是由『閘門決定』,而不是水自己決定。水要流下來,閘門只要不開,水就流不下來。
閘門要不要開,是由『管閘門的人決定』。水無法自己打開閘門,是管理人才能打開。管理人才是決定者,水不是決定者。
套進『罪的消極預定』觀念來:
『人的罪性』,本來就會『自動想要行惡』,只是被『上帝擋住』而已。上帝只要放手不擋住,人就會自動依著罪惡的本性去行惡。上帝沒有積極、主動的叫人去犯罪,人也不是不想犯罪,是上帝踢他、逼他、強迫他、引誘他,之後他才去犯罪,而是----沒有人阻擋,人就會自動依其罪惡的本性去犯罪。
人最終有沒有犯罪,是『上帝決定』的,不是人自己決定的。上帝要不要許可、任憑,是由上帝決定的。人自己不是最終的決定者,上帝才是。
上帝『使』法老的心剛硬,並非法老本來心就很軟,就是超級大善人,然後,上帝逼他去行惡,不是這樣!法老的心本來就是邪惡,是上帝放手不擋,任憑他逞其本性而已。他可以純粹出於自己惡心,也可以是魔鬼的引誘行惡,也可以是二者混合,但不管如何,他行惡絕非出於上帝發動,上帝只是任憑(約8:44;徒13:10;
弗4:27;提前3:6-7;提後2:26;約一3:8-10;啟2:10)。
賣主的猶大也是。
上帝『消極的預定』猶大賣主,並非猶大本來是超級大善人,然後上帝逼他去行惡,不是這樣!猶大的心本來就邪惡,是上帝放手不擋,任憑他逞其本性而已。聖經說得很清楚:
猶大是耶穌佈道團的財務管理者,使徒約翰說他當時就已經是賊,會偷公款。
『(猶大)他說這話,並不是掛念窮人,乃因他是個賊,又帶著錢囊,常取其中所存的』(約12:6)。猶大出於自己的惡心,又加上魔鬼的引誘才去行惡。但是不管如何,他行惡絕非出於上帝的發動,上帝只是的任憑。
預定,是上帝預定的;但犯罪的責任,卻是人自己的。所以,千萬要記住,講到『預定』,就要有『消極的預定』(許可、任憑)的觀念。對於消極的預定,假使不好理解,可以記住『水庫開門』的比喻,或許會好懂得很多。
願上帝幫助我們